人身安全

发布时间:2019-07-16浏览次数:14


人身安全是人类的基本生存需求。大学生的人身安全不仅直接关系着大学生本人的切身利益,也时刻牵动着家长、学校和社会的敏感神经。当前威胁大学生人身安全的因素日益增多,大学生人身安全事故的时有发生。大学生人身安全事故一旦发生,不仅给学生自身造成严重伤害,也会给整个家庭带来巨大痛苦和打击。因此,了解身边存在的人身安全隐患,掌握必要的急救知识,是当代大学生爱人爱己的重要内容,也成为大学生的一门“必修课”。


体育运动安全

【案例】篮球场上显身手,意外踩脚致骨折

小杨是篮球爱好者,非常热爱篮球运动,每周都会打两到三场球。一个周六上午,小杨又一次来到球场上打球,凑到一起打球的人都互相不太熟悉。在激烈地拼抢过程中,小杨跳起投球,落地时踩到了身后球员脚上,顿时觉得脚踝剧痛,根本无法站立。小杨马上被抬到场外,后被120接走治疗。经过医院诊断,小杨右脚踝骨折,需要长时间休养。

案例分析:

案例中,小杨在运动中拼抢过于激烈,起跳后很难控制自身落地的位置和姿势,同时在多人聚集的环境中抢球,难免踩到其他人脚上,导致自己受到严重伤害,需要长期恢复,生活受到很大影响,很多课程也无法参加。

安全指南

(一)秉承正确的体育运动理念

对于体育运动,要秉承正确的理念,坚持“锻炼为主,竞技为辅;友谊第一,比赛第二;安全重要,输赢次要”的观念,高度注意运动安全,避免激烈碰撞,避免带着不良情绪参与体育活动,在人员密集的时候不做危险系数较高的“跳”、“铲”等动作,以免伤人伤己。

(二)重视热身运动

在运动开始前,必须要做充分的热身准备。热身时主要几处应该被拉伸的肌肉包括:大腿后部、大腿内侧、小腿、背部;热身时需要活动的关节包括:肩关节、胯关节、膝关节、踝关节等。热身时间以半小时左右为宜,具体热身方法,也应根据参加具体活动项目的不同,针对运动中经常用到的部位多有针对性的进行热身。

(三)做好科学防护

佩戴必要的保护装具,如头盔、护膝、护腿板、护踝、救生圈等;摘脱易碎物品,如眼镜等;不携带非必要物品,如钥匙、饭卡等。

(四)一旦受伤,及时就医

一旦在运动过程中受伤,应立即退出活动,不要掉以轻心而继续参加运动。尤其是头部、眼睛、骨骼、内脏等重要部位受伤时,务必尽快前往医院做进一步检查,以免因延误治疗而导致伤情恶化。

(五)购买保险,以防万一

运动前最好购买必要的保险。体育运动多数具有一定的对抗性和风险性,很多人都有运动受伤的经历。建议大学生能够增强风险防范意识,除了注意自我保护之外,也购买相应保险,尤其是一些对抗比较激烈的体育运动项目。

实验安全

【案例】操作失误又无防护,最终酿成惨剧

美国一高校23岁助理研究员SheharbanoSangji在把一个瓶子里的叔丁基锂抽入注射器时,活塞滑出了针筒。这种化学制剂遇空气立即着火,而Sangji当时并没有穿防护服,结果全身遭到大面积烧伤,虽经医院全力抢救,仍在18天后离世。

【案例】变压器爆炸,2人受伤

国内某高校学生在中试工厂参与产品生产试验,试验过程中,变压器过载发生爆炸,导致2人受伤,实验现场破损严重。

案例分析:

这起案例是发生在高校实验室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实验事故,令人警醒。案例一中,Sangji没有按照实验规定穿戴防护服,使自己被直接暴露在危险环境中。

安全指南

(一)学习实验安全相关知识

入学后,必须认真学习《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与规范》等实验教材,了解实验过程、化学药品特性、实验设备操作规范,尤其是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及应对方法。

(二)做好实验防护工作

在开展各类实验时,务必按规定做好自身的全面防护工作,正确穿戴防护服、防护手套、防护鞋、护目镜等。

(三)全面掌握相关实验的具体要求

在实验开始前,必须认真学习该项实验的须知、规程、说明等材料,确保对实验的操作步骤、注意事项、安全风险及防范了如指掌,实验过程中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实验。

(四)熟悉实验室环境及及相关设备的操作方法等

进入实验室后,要尽快熟悉实验室布局,确保通道畅通,方便人员进出。在老师指导下,学习设备的正确操作方法,学习药品的储存取用方法,学习事故的妥善处置方法。

饮食安全

【案例】街边“美味”带来的后果

小何是同学们公认的美食爱好者。周末这天,小何的中学同学来找他玩,小何带同学游览了当地的商业街,在逛街过程中品尝了冰激凌和烤串,晚上俩人没有回学校就餐,而是在小吃一条街大快朵颐。烤肉、海鲜、烤时蔬、臭豆腐,样样不落。第二天,小何和同学出现了腹泻、呕吐、头痛、发热等症状,医院诊断后,他们俩人由于饮食不洁造成饮食中毒,除了正常的治疗程序,小何还需要保持清淡干净的饮食。

案例分析:

这起案例都是大学生可能面临的典型饮食安全危机案例。案例中,小何和朋友所吃的东西过于多样,暴饮暴食,而且他们食用了路边没有经营牌照的摊食,食材质量没有保障,导致身体难以承受和食物中毒现象。

安全指南

(一)就餐选择要理性

高校食堂采用标准化管理经营,对餐具进行高温消毒,食物来源正规、新鲜,菜品较为丰富齐全,价格实惠,是在校大学生首选的就餐地点。

如果想外出就餐,一定要选择有正规经营许可、卫生证照齐全、店面干净整洁的餐饮店。

(二)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

饮食要“量力而行”,不可一餐食用大量辛辣、油腻、生冷的食物,以免造成胃肠功能紊乱。注意饮食卫生、饮食有度的同时,要讲究营养素的全面摄入,可以参考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(2016)》。

(三)选择外卖要慎重

外卖存在着图片与实际不符、供货源监控不到位、偏油腻偏咸辣的情况,而且卫生条件不能保证,建议大学生们尽量不要吃外卖。如果必需要点外卖,一定要选择学校旁有实体店,卫生状况良好的外卖店。为了自身健康着想,建议同学们不要经常性的吃外卖。

(四)注意“水土不服”

由于实习、实践、旅游等原因在外地时,注意自身身体状况,不要简单追求新奇刺激的食物,更要看重营养和身体适应情况,注意避免水土不服。“水土不服”实质上 “水土不服”真正有效的预防办法是加强身体锻炼,提高机体对外界的适应能力,平时不挑食,不偏食。为了减少“水土不服”的发生机会,初到异地,要根据天气增减衣服,做到饮食有节,起居有度,生活有序。到外地后先吃点当地易于消化的食物如粥类、片儿汤等流食和半流食,一方面对胃肠的刺激小,另一方面能够使胃肠慢慢适应当地的饮食。另外,出门在外一定要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,避免食用未煮熟的蔬菜、肉类、海鲜及不洁的饮料。

(五)身体不适,及时就医

一旦出现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、发热等情况,要提高警惕,可能是食物中毒,请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治。

人际冲突预防

【案例】占座引发的冲突

小孙和女朋友去食堂吃饭。在占座的过程中,小孙和他人发生争执。小孙觉得在女朋友面前被别人占了上风很丢脸,为了挽回面子,小孙先动手,与对方打起来。打架双方的手、胳膊都有擦伤,小孙在打架过程中被饭菜轻度烫伤,二人衣服都被扯坏。同时打架影响了食堂秩序,造成很坏的影响,二人也因打架均受到的学校的纪律处分。

【案例】猜忌引发的寝室冲突

大学生小赵因为脾气暴躁,和室友关系处不好,自己也吃不下饭睡不着觉,总觉得室友都排挤他。有一天,室友再跟家里通电话时,说到发现一些不文明的人和事。小赵怀疑室友在影射他,并与室友发生口角,两人随后厮打起来。打架过程中,两人眼镜都被打碎,手部、脸部都被划伤。学校对二人进行了批评教育,并依据校规给予相应处分。

安全指南

(一)以平和的心态面对“小矛盾”

对于人际冲突问题,要保持平和心态。大家长期生活在同一个校园里,出现一点小矛盾是正常的,对待这些小矛盾应采取正确的方法,切不可凡事都斤斤计较,凡事都“顾及面子”,应该保持平和的态度去处理小矛盾,与同学之间要努力做到互相理解和包容,这样才能维持好与同学间的和谐关系。

(二)求同存异、积极沟通

在集体生活中,同学之间要学会求同存异、积极沟通。由于家庭背景、饮食习惯、风土人情,言语表达等方面的差异,导致很多大学生不能很快适应寝室的集体生活,有时由于言语表达的不同,生活习惯的差异等容易造成室友之间的误会,如果不及时沟通解决,可能会累生怨恨,使寝室人际关系恶化,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。

(三)消除不良习气

努力避免“兄弟义气”等不良风气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。在朋友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时,要明确回绝,并且劝导同学不要“钻牛角尖”,引导同学能够正确积极的解决问题,而不是靠暴力处理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