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产安全是保障大学生生活、学习顺利进行的基本要求,如何切实保障自身的财产安全也是大学生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。高等院校不仅是大学生学习知识的摇篮,也是其独立生活的场所,大学生为了完成自己的学业需要大量钱、财、物的投入,不但要购买书籍资料,而且还需要配备相应的学习设备(如电脑等),生活中还需要一卡通、银行卡等支付工具,以及照相机、手机等贵重的物品,有时候一次从家中带来上千元的生活费,一旦被盗,不仅会使生活、学习受到很大影响,往往还会影响情绪,分散精力。因此,大学生只有管理好自己的钱财物,才能解除后顾之忧,为学习和生活提供良好的条件。
防盗窃
2015年9月,刚开学不久,学生高某中午使用笔记本电脑后随手放在桌上,开始午睡,同寝的另外两人也在休息。因为寝室没有暗锁,故只能将门带上,房门里外都可以按下门手柄打开房门。三点多一个室友起来去上自习,同样将门带上。大概十分钟左右,另一室友起床发现桌子上的笔记本电脑不见了,赶紧叫醒高某。据高某称,室友离开的十分钟内恍惚感觉到有人进来,很快又出去,高某认为是室友回来取东西,并未在意。高某再给外出的室友打电话,得到不知情的答案后,在室友的帮助下向学校公安处及派出所报案。
案例分析:
寝室看似安全,但也容易有外来人员混入,其中不乏伺机下手的盗窃分子。有的同学没有随手关门的习惯,寝室就自己一人时,出去上厕所,门也不关,寝室内电脑、手机、钱包随处乱放,缺乏防盗意识,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。同学们要时刻保持警惕,随手关门,离开寝室或者睡觉的时候务必锁门。物品不随意摆放,贵重物品不用时要收入柜子锁好,寝室门锁如有损坏要及时修理,对于陌生及闲杂人员要留心,发现可疑人员立即报告公安部门。
【案例】边走边玩缺乏警惕,手机被偷易被蒙蔽
2016年末,某校公安处抓获一名惯犯,此人假扮学生,混迹于食堂之中,专盯边走边玩手机的学生,趁学生打饭将手机临时放入衣兜里的时候偷窃手机,或等候在门帘处,趁学生出入掀门帘的空档下手,因此小偷频频得手,但最终还是被公安处的老师抓获。据小偷交代,他发现不少学生随身携带手机、平板电脑等贵重物品,因此就动了盗窃的念头,而之所以选择学校食堂下手,是因为高校就餐时间往往比较集中,学生们也是挤在一起扎堆打饭,自己行窃不容易被发现。
案例分析:
大学生的主要生活圈为学校和家庭,真正身处在社会环境中的机会很少,对社会的了解也有限,对社会现象的认知多只是停留在感性认识层面上,没有实际经历,也没有防盗窃的观念,缺乏个人财产安全防范意识。当同学们使用手机的时候,没准就被盯上了。同学们在食堂、网吧等公共场所用完手机后要及时收好,不要随意放在兜里或桌上,在外尽量将手机放在贴身口袋或包内夹层,平时要养成良好习惯,提高安全意识,不随手乱放,避免造成损失。
安全指南
(一)不同场所的防盗策略
防盗窃按照场所的不同,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:
1.学生宿舍防盗
(1)保持警惕之心,养成随手关灯、随手关窗、随手锁门的习惯。最后离开宿舍的同学,切记关好门窗,以防盗窃犯罪人乘隙而入。
(2)不留宿外来人员。校规校纪明确规定严禁留宿外来人员,不要违反学校学生宿舍管理规定,随便留宿不知底细的人。
2.教室、图书馆防盗
(1)严格遵守教室、图书馆的规章制度。保持教室、图书馆的有序、整洁,对于预防盗窃有着重要的作用。
(2)不可用书、衣服等物品“占位”。衣服不能随意搭在椅子上,特别是装有现金或贵重物品时,更加应该注意,以防盗贼顺手牵羊。
(二)发生盗窃案件后的应对措施
保护现场,及时报案。一旦发生被盗案件以后,不要惊慌失措,应迅速组织在场人员保护好现场,并及时向学校保卫部门报告,不要马上翻动、试图查看自己的物品遗失情况,否则会对现场相关的痕迹、物证造成破坏,不利于调查取证。
防抢劫抢夺
【案例】花前月下失警惕,钱财被抢受惊吓
某高校一对恋人男生高某和女生刘某在校外公园一偏僻处聊天,突然从林中蹿出三名男子,其中一名男子手持尖刀抵住高某的后腰,威胁他们不许喊叫,另两名男子将高某和刘某身上的800多元现金、手机等财物洗劫一空。三名男子得手后分开逃窜。高某、刘某立即跑出公园报警,但歹徒已经不见踪影。
案例分析:
抢劫多发生在僻静、人少的地段,抢劫的对象多为滞留在暗处谈恋爱的男女或独自一人的女孩子,一般是对校内外环境较为熟悉的外来人员,且犯罪分子多携带凶器,极具侵害性。本案中,高某、刘某之所以被劫,关键还是由于缺乏安全防范意识,夜深时跑到偏僻的地方谈恋爱,为犯罪分子实施抢劫提供了条件。一些情侣的自我安全防范意识非常差,不法分子专盯这类人。不论何种原因,大学生在公园等场所不要呆得太晚,也不要前往太偏僻的地方,同时要看管好随身物品。
【案例】路边惊魂,飞车抢夺
小徐周末到校外逛街,边走边玩手机,突然背包被人从后面一把夺走,自己也被背包肩带带倒,站起来发现背包被人骑摩托车抢走,虽努力追赶但依旧无法挽回,损失现金500余元,同时还摔坏了手机。
案例分析:
飞车抢夺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犯罪形式,不法分子一般两人同骑一辆摩托车结伙作案,侵害目标主要为金银首饰、手提袋、手机、现金等,主要针对街上行走的女性或老人。犯罪分子作案时突然从身后贴近作案,突发性极大,作案后迅速驾车迅速逃离。一般等被害人反应过来,不法分子已经逃离现场。如遇此类抢劫,最重要的就是看清车牌号码,及时报案。
安全指南
(一)大学生防抢劫抢夺注意事项
1.增强自我防范意识,不外漏或向人炫耀随身携带的贵重物品,外出时不要携带过多的现金和贵重物品,如果必须携带贵重物品,应请同学结伴而行。
2.不要独自在偏僻、阴暗、行人稀少的地方行走或逗留,这些地方都是抢劫、敲诈的多发地点,尽量不要在深夜独自外出,必须外出时要结伴而行。
(二)针对飞车抢夺的注意事项
1.贵重物品莫外露。女生独自外出,把钱包放在贴身衣兜,少戴或不戴贵重首饰。
2.挎包切忌单肩挎。女生应采取左肩右挎或右肩左挎等方式挎包。背着包时最好在与车行相反方向的人行道上走路。
防敲诈勒索
【案例】谈情失警惕,损财又伤身
夏某,某高校大学生。2008年12月,与高某(男,27岁)通过互联网相识并发生性关系。2009年3月初,高某以将二人发生性关系的视频发布在互联网上相要挟,勒索夏某人民币4000元。3月中旬,高某再次以同样手段欲勒索夏某人民币1500元。夏某见状报警,高某被抓获。
案例分析:
虚拟网络世界交友不同于现实世界,很难辨别对方的真实面貌、身份与真实目的。有很多不法之徒专以“交友”、“恋爱”、“求助”为名,利用女性的爱心和情感来行骗,要当心利用甜言蜜语和情感来行骗,要当心甜言蜜语或“慷慨义举”后所隐藏的欺诈。特别是女生,在恋爱中女生最容易陷进去,也是非常容易受到男性的侵害。所以在两个人相恋的时候,女孩子一定要保护好自己,坚守住自己的底线,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。
安全指南
(一)防敲诈勒索的注意事项
1.不贪图小恩小惠,不接受不义之财,不做不适宜之举。
2.交友要谨慎,避免以感情代替理智。
(二)发生于高校中的敲诈勒索的应对措施
1.遇到敲诈勒索,应首先摒弃破财消灾的观念,直接将事件上报公安机关。
2.接到敲诈勒索消息后,及时向家长、老师报告,并且详细的叙述事件始末,事态严重则直接向公安机关报案。
3.机智地与敲诈勒索者周旋。
防意外丢失
【案例】马虎大意,饭卡屡丢
“第四次丢失饭卡,在食堂和教学馆中间的路上,请朋友帮忙转发。”小婷发完朋友圈,懊恼起来,希望能有好心的同学拾到后联系她。这已经是她入学以来第四次丢失饭卡,耽误吃饭不说,反复办卡也很麻烦。
安全指南
(一)加强防护意识,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
作为已经独立生活的大学生,要改变自己粗心大意、丢三落四的毛病,定期做好物品清点工作,对自己的财产物品多加留心。丢失钥匙、饭卡、证件等及时挂失、补办;不要在公共场合给手机等贵重物品充电,不随便把贵重物品放在课桌、食堂等人多的地方。
(二)树立信息安全意识
注意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等重要证件,外出携带证件最好放在稳妥地方或自己贴身的衣袋里。使用信用卡时要保管好自己的密码,不要选择生日、学生证号、电话号码等易被破解的数字作为密码。
(三)重要物品妥善保管
不要将自己的有价证卡随意转借他人,尤其是陌生人,防止银行卡、存折失窃后被冒领。妥善保管好现金,现金最好的保管办法是存入银行,千万不要在宿舍和身上保留大量的现金。